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行業 > 制造 >
CommVault,為西電集團數據安全保駕護航
摘要西電集團順應國家提出的智能電網藍圖,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管理模式中,融入到數字化制造過程中進而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日趨明顯,信息量與現代化數據管理的步伐越來越快為企業帶來了不斷擴容的軟硬件設備和居高不下的維護成本等多重問題。企業究竟需要建立什么樣的災備機制、如何針對企業數據進行高效管理、怎樣選擇合適自身的災備產品等問題時常困擾著CIO。2013年7月,e-works記者采訪了中國西電集團信息中心副主任趙紅武,就上述數據中心災備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解答與交流。

圖1 中國西電集團信息中心副主任 趙紅武
曲突徙薪,信息化建設催生數據安全隱患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成立于1959年7月,主要從事電能輸送、輸變電設備研發以及相關大型電站的變電配套研發工作。國內諸多項目包括三峽水利水電工程、小浪底工程均采用的西電集團的配套輸變電設備。目前,西電集團擁有70余家各級子企業和一個高壓電器科研院所,其產品電壓等級可高達800千伏、1100千伏等均達到國家領先水平。
西電集團的信息化系統整體規劃建設之路始于2007年,從系統上西電集團的信息化可分為兩大模塊:集團管控系統和子企業生產運營系統,這是支撐西電集團管理業務的兩大系統。從集團管控的角度出發,主要包括了財務、人力資源、營銷、集團審計、綜合統計分析等應用管理系統,而子企業生產運營系統則可以分為ERP(支持管理)、PDM(支持研發設計)以及其他輔助的系統。從縱向來看,子企業生產運營系統與上層的集團管控系統以ESB(企業數據總線)為基礎進行了數據的交互集成;從橫向分析,子系統中包含了以數PLM(數字化企業制造)為核心平臺的CAD、CAE、CAM、CAPP數字化制造平臺。此外,西電集團順應國家提出的智能電網藍圖,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管理模式中,融入到數字化制造過程中進而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

圖2 西電集團信息化整體示意圖
通過管理信息化、數字化制造和智能化技術,西電集團支撐起了自身整個信息化系統。然而,災備工作一直是西電集團的薄弱環節。在規劃早期,西電集團對于數據的備份、恢復并不是十分重視,雖然一直進行著備份工作卻從沒有進行過恢復實驗。在一次偶然的例行檢查后,居然出現無法進行完整恢復的情況,經過檢查后發現原因是相關日志的缺失。由于西電集團系統采用的是命令方式打開方式,所有IT維護人員在進機房前都要把電子文檔帶上,所做的操作以及命令腳本寫好以后都會記錄寫入系統中,但在歸檔到備份服務器中卻出現了日志的缺失情況,導致整個生產數據無法恢復。
全面部署,四種手段確保數據管理萬無一失
這個問題的出現加快了西電集團的災備項目建設,從西電集團的整體信息化布局可以看出所有子企業運營管理的數據均依賴于主機房,萬一主機房發生災難性事故而數據又無法回復,將造成整個集團生產管理的癱瘓,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對此,西電集團開始了針對容災系統的項目規劃。
在進行針對容災項目的規劃初期,西電集團便明確制定針對容災規劃的實施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容災備份首先需要滿足針對集團管控系統達到應用級的容災標準,其次容災備份系統需要支持多組織架構,如果每家子企業都去建立容災機房,會產生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也不利于針對系統的統一維護管理。根據自身的災備中心建設需求,在經過嚴格篩選之后,西電集團選擇了CommVault的一體化數據管理解決方案,通過Simpana9的數據庫備份、快照備份、CDR連續數據復制等功能實現中國西電集團的數據級容災及應用級容災。據趙主任介紹,西電集團利用CommVault系統編制數據容災系統運維規范與應急方案,建設滿足集團總部集中共享信息系統數據容災需求(同城),并能根據各子企業信息系統容災需求進行靈活擴展。目前子企業中若涉及到針對ERP或PDM的應用,集團總部會分配對應的存儲空間為其進行CommVault系統配置,為各個子企業設置相對獨立的數據備份域,當信息系統發生災難性事故、數據存儲損壞、數據庫邏輯錯誤時,可以較快的速度恢復系統,支持子企業生產經營持續運行。目前,西電集團各子企業數據中心通過集團公司企業數據網(光纖鏈路)或VPN隧道連接至集團主數據中心及災備中心,各子企業共享接入集團災備中心,均已實現數據級容災。
(本文不涉密)
責任編輯:葉子青
站點信息
- 運營主體:中國信息化周報
- 商務合作:趙瑞華 010-88559646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