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工業互聯網 >
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發展與應用創新論壇在甬上云展線上成功舉辦
2020-09-25 16:39:11作者:來源:中國信息化周報
摘要2020年9月12日,由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化周報及中國大數據企業聯盟共同承辦的“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發展與應用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域協同發展路徑,集聚優勢資源,發揮輻射效應,2020年9月12日,由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化周報及中國大數據企業聯盟共同承辦的“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發展與應用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寧波市副市長陳炳榮等相關領導,以及來自浪潮集團、用友、石化盈科、東方國信、安世亞太、徐工信息、和利時、中瑞泰等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相關企業代表和新聞媒體代表共5000余人參加活動。
與會嘉賓聚焦“產業生態共建 區域協同發展”主題,分享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共建共享經驗,共話促進制造業資源與互聯網平臺深度對接,推動數字化、信息化與制造業、服務業滲透融合,切實推動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系體系建設。
建立聯合會協調機制 凝聚各界共識與合力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與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在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區域互助機制、區際利益補償機制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時要看到,我國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區域分化現象逐漸顯現,無序開發與惡性競爭仍然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區域發展機制還不完善,難以適應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
如何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圍繞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內涵新目標,開創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亟待有組織、有計劃的深入研究新情況,認真總結新經驗,積極提出新舉措,著力在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上下功夫。
為全面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各項任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我們倡議成立“區域協同發展聯合會”。通過區域協同發展總體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充分發揮各地區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率先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產業深度融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普惠共享,進而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制度創新。
通過聯合會協調機制,努力凝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界、金融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共識與合力。建立協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全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決破除制約發展活力和動力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完善區域互助機制;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完善協調機制,更好發揮城市群的作用。
了解最新政策動向 謀劃長三角新發展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交匯點,也是發展工業互聯網基礎最為堅實、要素最為集聚的重要陣地之一。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全面互聯,構建起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制造服務體系,是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潮流,加快區域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寧波市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重要抓手,全力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積極推動并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揮了帶頭作用。
寧波“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地處東南沿海,東有舟山群島,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南臨三門灣,是一座有著70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寧波市副市長陳炳榮指出,寧波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國家制造強國戰略首個試點示范城市。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8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超過2萬億元。寧波擁有12萬家工業企業,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9個國家級產業基地,39家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居國內城市首位。寧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依托制造業基礎雄厚、細分行業發達、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實現規模以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行動”,在全國率先謀劃“5G+工業互聯網”試點,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領軍城市。
陳炳榮強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黨中央重大戰略決策。寧波作為國務院確定的長三角五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將積極爭創國家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全力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寧波新篇章。
聆聽業界大咖深度解析 尋解密工業互聯網之匙
“新基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通過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共同搭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將網絡空間與國計民生緊密結合,因此對網絡安全也提出更高要求。工業互聯網是將人、機、物連接起來更為復雜的環境,以往的安全防護手段在這種環境里并不適用。在“新基建”提速之際,守護安全防線成為重中之重,借助可信機制搭建安全防線是一條可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工業互聯網要實現完全在網絡環境下數字化、產業化,必須筑牢主動安全防護底線。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本次論壇上提出,當前還應該關注工業互聯網健康發展、安全保障等問題。應以工業互聯網建設著手,構筑我國網絡的安全防線。
沈昌祥指出,“新基建”的加碼與經濟內循環的提速,使得工業互聯網領域需要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并加強產業化力度,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工業互聯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
《網絡安全法》第十六條明確,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我國工業互聯網應夯實網絡安全技術,盡快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產品推廣應用”。沈昌祥強調,工業互聯網中很多系統是關鍵基礎設施,一定要將其“底線”筑牢。
工業互聯網概念在這兩三年非?;鸨?,尤其是今年發展很快。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已經被各界給予了高度重視,各級政府相繼出臺有關支持政策。但是對于工業互聯網的起源、技術邊界和業務范疇等,還存有很多模糊之處。
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在會議中指出,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落地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其有三個基本特征:
一是聯結工業要素。以其邊界來看,不僅聯結企業內部的要素,還可以聯結在研、在制的甚至高價值、高危、高污染的產品。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僅要聯結設備和各種工業終端,同時要能夠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與物之間的關系”聯接和仿真出來。
二是以問題為導向形成工業問題解決方案。將設備聯結后,需要對工業大數據進行計算,并且洞察數據內部的變化,由此提出更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手段。
三是為工業主體服務。工業是主體,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工業實力的競爭。發展工業不在物理系統上扎扎實實做大做強,競爭力是很難繼續提升的。
趙敏強調,工業互聯網有“四個必須做到”:
一是要給予工業場景、二是要遵循工業的規律、三是聚焦工業應用、四是提供工業價值??珙I域聯接工業要素,打破僵化、固化封閉的工業系統格局,工業互聯網為工業領域注入了清新的活力。通過打造支撐制造業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了新的價值鏈。
聚焦區域協同 共建產業生態
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發展涉及多個層次、不同領域的多類主體。在產業鏈上游,云計算、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采集與集成、邊緣計算五類專業技術型企業為平臺構建提供技術支撐;在產業鏈中有,裝備與自動化、工業制造、信息通信技術、工業軟件四大領域內領先企業加快平臺布局,在產業鏈下游,垂直領域用戶和第三方開發者通過應用部署與創新,不斷為平臺注入新的活力。
浪潮集團咨詢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東坡、用友副總裁王勇、石化盈科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索寒生、東方國信副總經理林健多位行業領先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工業化聯網平臺創新等主題進行了主旨發言。
多方思維碰撞 聚力平臺創新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交匯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創新為引領、以數據為驅動,構建開放價值生態,引起了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發生深刻變革,形成價值共享、創新活躍、孕育新動能的新型價值網絡。
在圓桌對話環節,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安世亞太副總裁佘茜、徐工信息副總經理黃凱、和利時總工朱毅明、中瑞泰總經理江濤等嘉賓圍繞“平臺構建與應用創新,如何加快推動新技術與企業生產管理融合,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構建”“如何有效推進平臺建設區域協同、共建共享,構建區域工業互聯網融合生態”等話題展開思想碰撞,進行了對話交流。
(本文不涉密)
責任編輯:wangyan
站點信息
- 運營主體:中國信息化周報
- 商務合作:趙瑞華 010-88559646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