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數字化轉型 >
供應鏈信息網絡:將數據轉化為洞察力
2018-07-05 15:05:12作者:Infor大中華區解決方案咨詢總監 鹿崇來源:
摘要20年前,當互聯網開始成為商業軟件部署的支柱時,供應鏈似乎比其他任何技術類別都更具優勢。最終,供應鏈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網絡,被全球的每個個人和企業所運用。隨著供應鏈高度依賴于與世界各地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流程,信息共享、協作和可見性的挑戰最終能否在云計算中得到徹底解決呢?...
20年前,當互聯網開始成為商業軟件部署的支柱時,供應鏈似乎比其他任何技術類別都更具優勢。最終,供應鏈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網絡,被全球的每個個人和企業所運用。隨著供應鏈高度依賴于與世界各地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流程,信息共享、協作和可見性的挑戰最終能否在云計算中得到徹底解決呢?
業務軟件系統迅速采用了云計算這種部署方法。使用web瀏覽器訪問軟件即服務的這種理念改變了整個軟件范例。它為買家賦予了更多的權限,并為那些無力負擔大型復雜軟件系統的小公司降低了準入門檻。不計其數的專注于提供純粹原生云解決方案的軟件公司不斷涌現,大型軟件公司最終也紛紛效仿。
數據就是新的石油,無論部署方式如何,技術仍然高度依賴于數據,以驅動軟件應用。在數據來源主要出自公司控制范圍的功能領域中,云迅速取代軟件成為首選的部署方法。但在供應鏈中,任何技術工作都有一個網絡維度,這是不容忽視的。這是因為,有效運營供應鏈所需的80%以上的數據都來自于外部合作伙伴,而外部合作伙伴是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不同企業。
網絡并非生來平等
信息網絡不是一個新事物。全球提供網絡和相關服務的企業可謂是不計其數。其中大部分服務都集中于供應鏈方面,在成千上萬的企業之間創設橋梁。大量供應鏈數據在這些網絡中流通,然而各大公司仍然在努力協調和轉化此類數據,以便不同系統均能理解——因此,廣大的合作伙伴群體均使用一種通用的信息語言進行運作。
各大企業在其網絡戰略上集中發力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所有的數據標準化都發生于網絡邊緣的各個節點上。當社交媒體平臺出現時,他們只有將數據記錄從邊緣節點轉移到網絡中心時才能實現成功。因此突然之間,個人檔案頁面可以不斷更新,成為一個人的社會狀態的主記錄。然后,其他網絡成員也可訪問該主頁面。用戶只需要關注自己的個人資料,而網絡中的每一個成員對其所希望聯系的所有朋友都有充分的可見性和連通性。
現在,想象一下使用類似于LinkedIn的信息模型對供應鏈經理的影響。所有數據都被發布至網絡中心,所有人都可看到和使用,而并非在一個可能擁有數千個合作伙伴及其系統的網絡中往復傳輸這些數據文件。如果訂單或發貨狀態發生變化,“對象配置文件”將更新,而且任何有權限查看此類變更的人員都將了解這一更新。在一個像全球供應鏈管理這樣復雜的領域中,這是使合作伙伴實現同步并使應用程序大規模發揮作用的唯一途徑。
臨界規模是關鍵
對能夠反映社交網絡設計方式的商業網絡的愿景并非什么新事物。Facebook用戶一超過5億,企業對企業軟件公司就競相尋求開發一種可為其各自解決方案提供支持的類似的網絡設計。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還會引入一些非??尚械木W絡。然而,“功到自然成”這種方法并不會始終帶來實際的網絡運用和增長。
如果沒有大量的利益相關者和參與者,那即便是全世界設計最佳且功能最豐富的網絡也將毫無意義。如果你在Facebook、LinkedIn或Snapchat上無法找到好友和同事,這些平臺又將面臨怎樣的一幅場景呢?如果僅僅是建立起一個網絡,寄希望于大家來訪問并設立店鋪,那無異于水中望月,尤其是在涉及供應鏈合作伙伴時,客戶可能要求他們(或對其施壓)加入各種規模和形式的網絡。
如果網絡要在企業對企業環境中實現臨界規模,則必須花費一定時日。市場上所供應的產品種類眾多,所專注的功能領域廣泛,因此IT領導者們在尋求如何解決自身對數據的渴求時往往會充滿困惑。他們是建立自己的網絡,還是付費加入現有的第三方網絡呢?
整合正確的架構模型與穩健社區群體的網絡能夠提供一條通往卓越運營狀態的捷徑。各大企業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許多合作伙伴已經建立了聯系,為其自身的客戶提供支持。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繁忙的供應鏈網絡將會采用一個數據質量項目,以解決數據轉換和標準化的難題——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上線,這一過程將會愈加困難。
實現數字化轉型
如果任何一家公司需要著手進行數字化轉型,則必須建立一個供應鏈網絡,以在供應商、物流供應商、金融服務商、工廠、倉庫、代理商甚至是同一公司內部的不同部門間建立聯系,這是一個基本要求。這個網絡還需實現各種企業系統的互聯,如可以追溯幾年或幾十年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作為ERP行業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商,Infor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從供應鏈分析決策、計劃到執行的全面供應鏈解決方案?;贗nfor Xi技術,打通倉儲、物流、財務等各個來源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與高效的執行,實現全球化的可視化的供應鏈網絡。
任何數字的核心都是數據,但“1”和“0”這類數據并不等同于洞察力。大多數供應鏈創新仍然需要采取一個網絡戰略。即便是2018年白熱化的創新主題——區塊鏈,也仍然需要一個網絡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為我們經常聽說的公共分類帳運轉太過緩慢,能耗太大,無法大規模運行。
對于大多數公司而言,數字化供應鏈轉型正成為一個關鍵任務路徑。亞馬遜使得所有人必須重新思考其產品生產和銷售方式。“1”和“0”這類數據雖然會有所幫助,但是若要真正將轉型付諸實踐,則仍需將數據轉換為洞察力。網絡雖然不會提供所有的答案,但是正確的網絡可縮短差距,弱化差異,提升一致性。
關于作者
鹿崇先生現任Infor大中華區解決方案咨詢總監。他在企業應用軟件領域有超過15年的實戰經驗。鹿崇先生自2003年1月加入Infor至今。加入Infor之前,他曾在KPWOOD公司任系統工程師、SSA上海公司任職商業顧問,還曾在迅達電梯擔任過項目負責人。鹿崇先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專業。
(本文不涉密)
責任編輯:路沙
站點信息
- 運營主體:中國信息化周報
- 商務合作:趙瑞華 010-88559646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